在公布了对贝因美高20%持股和在澳大利亚合资的方案后,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的高层立即面向国际投资者进行了解说。小食代个人觉得,和媒体发布会比,侧重讲解投资的逻辑和谈及更多的财务指标,涉及的内容更重磅和干货更多。
CFO:我来解答一堆“为什么”
先,小食代带大家听听恒天然席财务官卢卡斯·帕拉维奇尼的演绎。他开口即赞扬贝因美是中国大的幼儿奶粉生产商之一,管理团队也富有执行力。“假如你是中国很强大的奶粉商,那就可以期待非常不错的投资回报。”
帕拉维奇尼说,在2014年至今,就像很多其他的同行一样,由于商品价格上涨造成的压力,对贝因美的毛利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,该趋势还将在2014/2015年度持续。不过,恒天然依然认为贝因美的业务回报吸引。
此外,考虑到贝因美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的良好表现,也在向一线城市扩张,恒天然相信自己旗下的安满幼儿配方奶粉将会得到强劲的发展。安满既是源自国际的品牌,也是源自新西兰的品牌,它将在日后为强劲的回报作出贡献。
从恒天然的角度看,在一年前已经让安满幼儿奶粉在中国市场打了个头阵,成绩鼓舞。在和贝因美合作后,安满将利用前者的销售网络,务必在销量上能取得显著的增长。
事实上,双方的合作由三部分组成,包括恒天然入股多20%,通过贝因美在中国销售安满奶粉的合约,以及在澳大利亚设立合资公司,恒天然将把达润工厂的设施打包到当中。
“我们在谈的是约6.50亿新西兰元的投资。”他说,这包括了恒天然对澳大利亚合资公司的投资。
他指出,恒天然认为和贝因美的这一合作模式,风险低于自己单干。恒天然的如意算盘是到2018年,安满的年销售额将超过1亿新西兰元。随着贝因美进一步使用“安满”商标,恒天然还将能收到商标的使用权费。
他更进一步指出,恒天然对贝因美的部分要约收购价格拟定为每股18元人民币。由于恒天然强劲的资产负债表,有关收购将完全采取债务融资。通过收购多20%的股权,恒天然将有权在贝因美9人董事会中获得2席。
“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经过监管批准。”他说。
他说,该交易不但让恒天然重塑澳大利亚业务,通过强大的合作伙伴踏进中国的幼儿奶粉市场,而且可以让在新西兰安满的生产也可以全速运转起来。而且这也和恒天然的财务原则切合,即既可债务融资,也能同时保持健康的资产负债比率。
对于大家都不太熟悉的澳大利亚达润工厂,他指出,这将是恒天然和贝因美的合资公司中的资产。在该公司中,恒天然和贝因美股比设计成49%:51%,这样一来贝因美将可以履行中国监管当局的要求。但是,恒天然日后将保留对该工厂日常运营的完全控制力。
“这是我们战略中重要的一环,因为这让我们可以大化澳大利亚的营养食品生产。”他说。据了解,达润工厂每年可以生产5万吨幼儿配方奶粉。
还有一个利益点外界可能不太注意的,帕拉维奇尼表示,这起交易还可以利用到恒天然在欧洲现有的乳清蛋白产能,以用于出口到中国生产奶粉。据介绍,在欧洲,恒天然已经和A-Ware公司在荷兰当地合资,正在该国新建一个工厂,日后生产的原料还可能扩展到乳铁蛋白以及安满专利的DR10益生菌。
他后指出,该交易预计将让恒天然的资产负债比率在2015年时增加2.7%,至45.1%。
CEO:看我在全球下的一盘棋
好,在听完了CFO的一席话后,大家心中的疑问是不是又减少了一些?小食代下面带看官去看看CEO西奥·史必根思的说法。
史必根思说,中国是个大市场,需求不断增长。新西兰、澳大利亚、欧洲都是幼儿奶粉的原料来源。新西兰是中国大的奶粉进口国,恒天然希望把安满带到这个网络里。
“当然,中国已经是我们大市场,占恒天然的收入达到25%。”他说,中国也是世界大的乳业市场。“我们一直认为,下一步就是要结盟。”
史必根思预计,中国的奶粉目前已经达到180亿新西兰元的规模,未来5年预计将在销量和规模上翻一番。贝因美是非常强的中国奶粉公司,它很久以前已经成为恒天然的客户,双方关系很好并早前期就进行接洽,寻求双赢。
据介绍,贝因美在中国奶粉市场的份额约有10%,有很强大的销售网。他说,贝因美在中国有30个分支公司,覆盖8万多个销售点,有约2万名销售顾问,这些都是“很好的资产”,可以帮助分销安满奶粉。
值得注意的是,史必根思同时宣布增加新西兰的产能,每天的处理能力将增至820万升。其中,位于Lichfield的工厂将增加一个奶粉干燥设施和新设一个分销中心,每天为440万升。其次,在Edendale建立3个新工厂,每天为140万升。此外,投资2亿新西兰元的Pahiatua工厂的干燥设备也正在建设,为240万升。
“回顾过去的18个月,大家可以把恒天然宣布的全球投资连成一条线。”他说,期间有关合资、收购遍布了大洋洲、亚洲、欧洲和拉美。在中国,就包括了雅培投资牧场以及入股贝因美。
史必根思说:“所有这些措施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,并让我们的足迹继续向前进。”在这份投资版图里,需求不断增长的中国处于中心,是恒天然的焦点所在,恒天然正在中国建立牧场群以追求10亿升的产量。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联系方式:168466559@qq.com